北京时间 6 月 14 日凌晨 1 时 45 分,71 岁的克罗地亚籍主帅布兰科・伊万科维奇独自拖着行李箱走进北京大兴国际机场,搭乘飞往卡塔尔的航班黯然离境。这位执教国足 15 个月的老帅,最终以 14 场比赛 4 胜 2 平 8 负、胜率仅 28.57% 的惨淡战绩结束任期,成为国足 23 年换帅史上又一个匆匆过客。
一、惨淡战绩:世预赛出局成直接导火索
伊万的执教生涯在 2026 年世界杯亚洲区 18 强赛中戛然而止。国足在 10 场小组赛中仅取得 3 胜 7 负,排名倒数第 5 位,提前一轮无缘第四阶段附加赛。最具标志性的败仗当属 0:7 惨败日本,创下中国足球史上最大比分失利纪录。即便在收官战凭借武磊的绝杀 1:0 击败巴林,也无法掩盖整体表现的疲软。
数据显示,伊万的胜率(28.57%)在执教 10 场以上的历任国足主帅中排名倒数第二,仅高于前任扬科维奇(27.78%)。更讽刺的是,他的离任恰好印证了克罗地亚媒体的批评:国足 23 年间已更换 15 任主帅,平均任期不足 1 年半,如此高频换帅在世界足坛罕见。
二、解约细节:合同条款让足协零成本 "止损"
中国足协在 6 月 13 日正式宣布终止合作,依据是双方合同中明确的世预赛出线目标条款。由于国足未能达成晋级要求,足协无需支付任何违约金即可解约,这与此前传闻的 "巨额赔偿金" 形成鲜明对比。值得玩味的是,伊万原本计划 7 月带队征战东亚杯,甚至在 6 月 9 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仍在规划赛事安排,却在 4 天后突遭解职。
据知情人士透露,伊万对下课早有心理准备。在足协办公室签署解约文件时,他连条款都未细看,只留下一句:"带国足这种活儿本来就是烫手山芋"。离开前,他向足协提交了一份 20 页的总结报告,直言球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,但未获公开回应。

三、离境背后:71 岁老帅的温情抉择
与外界想象的 "灰头土脸" 不同,伊万的离境带着一丝温情。促使他连夜启程的重要原因,是一个多月前刚当上祖父 —— 他迫不及待要回克罗地亚萨格勒布老家,抱抱刚出生的孙子。在机场值机时,他向工作人员展示了手机里孙子的照片,并笑称:"这把年纪能当爷爷才是正经事"。
BG大游官网更衣室里,球员们眼含热泪送别这位总在训练后请大家喝咖啡的老头儿。伊万挨个拍着他们的肩膀说:"哭啥,老子这是回家享清福去!" 事实上,他在鲁能时期建立的 "儒帅" 形象仍被部分球迷怀念,但这次国家队执教经历显然未能复制俱乐部的成功。
四、未来迷局:东亚杯开启 "临时时代"
随着伊万的离开,国足迅速启动换帅程序。6 月 17 日晚,原 U20 国青主帅久尔杰维奇被任命为临时主帅,将带队参加 7 月的东亚杯。这位曾带领国青队在亚青赛崭露头角的教练,将面临重用年轻球员与成绩压力的双重考验。值得注意的是,足协此次选择外教过渡,而非启用中方教练组,被解读为 "对本土教练信心不足"。
更深层的问题在于,频繁换帅的恶性循环仍未打破。从 2002 年米卢离任至今,国足主帅平均任期仅 17 个月,最短者甚至不足半年。克罗地亚媒体尖锐指出:"学习不好的学生考不上大学,不能只怪老师"。当伊万在飞机上盘算着教孙子踢球时,中国足球的重建之路依然迷雾重重。
伊万的故事或许只是国足换帅史上的一个注脚,但他留下的不仅是冰冷的胜率数字,更是对中国足球体制性困境的深刻叩问。